诗万首,酒千觞,几曾着眼看侯王 - 三国·曹操

招贤纳士


拼音:zhāo xián nà shì

简拼:zxns

典故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网罗人才

结构:联合式

年代:古代

词性:中性

常用性:常用

近义词:纳士招贤、招贤礼士

押韵词:祸至无日、复宗绝嗣、侍执巾栉、丢三落四、殊方同致、补天浴日、日慎一日、知书识字、三致志、重三叠四、......

英文:to invite men of wisdom and valor to one's side

造句:◎ 第三,唐太宗在贞观元年以后,为了稳定政局,建立新的统治秩序,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招贤纳士、广求人才、多引官吏的方针政策。◎ 再经过三、五年努力,群众性养蜂已初具规模了,新的技术骨干力量也上来了,其时还可以面向社会招贤纳士,或与有关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建立联系,充分利用我县蜂产品原料和沙棘等原料,共同研究、开发多种产品投向市场,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。

uedbet官网手机版登陆一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
出处一: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

举例一:这里有个~好汉柴大官人。 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回

出处二:

举例二: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回